七里镇,在赣州城东约六公里处,现为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村子坐落在贡江边,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如七条大鲤嬉戏抢水上行。
据说,这是东海龙王七个女儿的化身。很久以前,龙王的七个女儿迷恋此处美景,乐不思归,遭龙王追拿。观音获悉,作法将她们变成七座鲤鱼形小山长驻于此,圆了其心愿。故七里镇古时又称“七鲤镇”。
走进七里镇,十里长堤、窑场古道、千年古榕,构成了一幅厚重的图画。
我顾不得细细欣赏,迫不及待地寻找一个个当年的窑包。这种寻找,丝毫不费力,村民的门前屋后和道旁路侧,到处可见斑斑沙碛的古瓷片,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磨损,釉面依旧清晰可见。它们犹如祖先的名片,记载着七里窑场的兴衰。这让我不敢随便落脚,害怕一落脚便踩痛了千年文明。
道路旁,一栋坍塌了的泥房定住了我的目光。那房屋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断壁残垣,斑驳光影。让我惊诧的是,那残颓的泥砖里,嵌满了古瓷碎片,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青幽的光。
我伸出手,抚摸着这些古远的碎片,内心震动。想这房子的主人,睡在千百年的文明碎片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的梦境,会不会连接到那数百年前的窑场,会不会洞开那久久封闭的窑门,会不会有一窑烈火,彻夜燃烧……
我几乎迈不动脚步。有时候,历史可以很久远,但文明却常常近在身边。就像在这里,不用寻,不用思,一俯首,一凝眸,都可与千百年前的文明对话。
跟随着碎瓷片,我来到一个小山包前。这个山包叫张家岭,是当年的窑场之一。山包上,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很难想象这树木下曾烈烈扬扬地烧过那一炉窑火。窑门早已封闭,杂草覆盖。脚下,到处是裸露着的残瓷碎片,一丛一丛地扎在泥土里。我拾起几块,擦去面上的泥沙,轻轻敲击,瓷片戚嚓作响,当年窑火的温度,隐隐向指尖传来。
听村民说,像这样的窑包,在这个窑场现存有十六个,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至于兴盛时有多少,岁月更迭中毁掉了多少,却没人知道。但仅凭此,它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目前江西规模最大、烧制历史最长的古窑址。
想一想,在七里窑火最盛的年代,数十个窑相继熊熊燃烧,几乎每天都有装窑、封窑、开窑,整个窑场沸沸扬扬,窑火映红了贡江,映红了州府,映红了窑工们的笑脸,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那就让我们顺着这一炉窑火看过去,一直看到那个藏在我们血脉深处的唐代吧。
三
七里镇窑的烧造历史,起于唐末。清乾隆二十一年《赣县志》记载:“唐末常官设瓷窑于七里镇”。可知七里镇在唐末就已有了瓷窑,并驻有税务官差。
当然,那是七里窑的初创时期,主要烧的是青釉瓷,大多数瓷器质量较差,而且制法不一。这一时期的瓷器,来自当地土著窑工的烧造。
谁也没有料到,没过多久,这里烧造的瓷器会来一个惊人的飞跃。
造成这种飞跃的,是战乱。
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繁。先有安史之乱,继有黄巢农民大起义。中原大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战乱和饥荒,让生命变得戚戚惶惶、微不足道。
逃避战乱,是生命的自然选择。赣南山深林密,人口稀少,加上土皇帝卢光稠坐拥赣南,局势相对安定,对于动荡不安的中原来说,简直是“世外桃源”。大批流民扶老携幼,告别黄河,越过淮河,渡过长江,出鄱阳湖逆赣江而上,浩浩荡荡向赣南艰难行进。千里赣江,足音壮阔,成了一条巨大的生命通道,源源不断地接纳着万千流民。
随同流民迁徙的,是发育和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原文明。中原文明开始以被动的形态,自觉地与南方文明交融。其间,北方优秀的烧瓷技术也裹挟在里面,惊惶失措地向南方文明靠近。因此,千里赣江,又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南北文明交融通道。
流亡的窑工们溯贡江而上,突然看到江岸巨榕遮天蔽日,华盖如锦。绿树丛中,鸡犬相闻,窑烟若雾。窑工们惊慌的心霎时安定,一路逃奔,这不就是理想的家园么?他们当即弃船上岸,怯怯地走进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当地百姓敞开胸怀,接纳了这些跌跌撞撞的流民。
接纳包容,成就的永远是自己。七里镇只是掀开了一角衣襟,却迎来了满满一兜的造瓷文明。
南北造瓷文明就这样迅速交汇在一起,窑火一夜之间旺了起来,亮了起来。青釉瓷猛然一转身,变成了流行于北方的乳白釉瓷,在这镇子里亭亭玉立。这个转身,实在是太漂亮了!南方人何曾见过如此胎质细腻、釉汁厚润的白釉瓷,当即引为至爱。这瓷器于是一鸣惊人,迅速受到当地百姓的追捧,走进千家万户。
窑一座一座相继立了起来,窑火熊熊燃烧,各种各样的瓷器源源不断销往四面八方。七里镇的名气越来越响,大批优秀的窑工闻讯,纷纷从各地流入七里镇。于是,这方土地成了窑工们比武的赛场,竞技的战场,他们各显其能,大展身手,让技术和智慧高度汇聚,让造瓷技术迅速提升。
七里窑场从此走向了辉煌。北宋时,窑工们创烧了青白釉瓷,这种瓷釉晶亮,白中闪青,器身刻有团菊、婴戏、缠枝、牡丹、莲瓣等图案,让人爱不释手。到了南宋早期,窑工们的创烧水平达到了巅峰,创烧了仿漆器薄胎赭色釉瓷、褐釉瓷、黑釉瓷、褐黑釉瓷,特别是乳钉柳斗纹罐,造型独特,颇具韵味,是世间难得的精品瓷,也是七里窑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产品。南宋中后期,窑工们又创烧了黑釉窑变兔毫斑碗,如雨后彩霞,五光十色,绚丽夺目。七里窑场,成了名扬天下的宋代四大窑场之一。
七里窑就这样红红火火地一路燃烧,碗、盏、盅、杯、盘、碟、盂、钵、罐、罂、枕、砚、盒、壶、酒瓮、香熏炉、鼎等各种各样的生活器皿,以青、白、褐、赭、黑等各种颜色精彩呈现,展现着美的奇迹。窑工们忙忙碌碌地烧着窑,甚至没有时间抬头去看一看宋代朝廷所承受的屈辱,只任一窑一窑烈火恣意燃烧,烧得灿烂雄壮,烧得色彩斑斓。
四
与沸扬的窑火相对应的,是热闹的街巷,繁忙的码头。
街巷上,到处堆满了瓷器。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云集七里镇,白长袍青长袍挤了满满一街。他们顺手拿起一个个瓷瓶、瓷罐,这里敲敲,那里看看,然后大手一挥,装货上船。精明与豪气,在这窄窄的街巷,自由地吞吐,轻松地相融。
这些街巷,紧连虔城的瓷器街。万千瓷器从七里镇码头上船,沿贡江下行,至虔州建春门上岸,然后运到瓷器街上。瓷器街于是熙熙攘攘,商贾如云。这短短的一段水路,连接着两个兴旺的瓷器市场,成了一条黄金水路。
其时,正逢赣州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第一个是唐开元年间,宰相张九龄率领大军开凿梅岭古道,开辟了大唐连接海外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使虔州一举成为全国四十个大州之一。第二个鼎盛时期便是宋朝,虔州借助南来北往的商业浪潮,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十六座名城之一,创造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冬无寒土,万足践履”的惊人繁华。这繁华的一个重要端口,便连着七里镇,连着这条黄金水路。
七里镇瓷器由这两个市场发散出去,跨过千山万水,飘过浩瀚海洋,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这些瓷器或从贡江下赣江,再由鄱阳湖入长江出海,经明州(宁波)、泉州等大港出海;或由瑞金逾汀州(长汀),陆路至彰州、同安到泉州出海;或经大庾岭古驿道,运至广州,远销海外。七里窑瓷,远远超过了七里镇人的脚力,越行越远。
于是,七里镇码头上每天人声鼎沸,往来船只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民工们背着、抱着一撂一撂瓷器,在踏板上不停穿梭。装满一船,船工大声吆喝:“开船喽——”,声韵与窑场里传来的“开窑喽——”遥相呼应,构成一种难得的文明生态。
让人惊叹的是,这种文明生态,一直保持了数百年,成为七里镇一个长长的韵脚,至今仍余音袅袅。
五
令人遗憾的是,七里窑瓷走到元代,就走得步履踉跄了。那曾经燃烧过五百年时光,照亮过赣江的千里白帆、古道的经年卵石、黝黑的纤夫脊背的窑火,越烧越弱,越烧越弱,终于在明代初期的一个夜晚,突然间熄灭了。
那一刻,七里镇万籁俱寂。这一沉寂就是六百多年,人们几乎差点忘记,这里燃烧过唐风宋韵,释放过五百年瓷光。
一个兴盛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大窑场,烧造了那么精美的瓷器,创造了那么璀璨的文明,为什么到了元代会逐渐衰落,直至彻底停火弃窑呢?
说起来很遗憾,又是缘于战乱。
南宋之后的赣州,战乱连连,不断有农民揭竿而起。建炎四年,宁都人李敦仁率数万人马起义,一路攻破虔化、石城、靖安等县,持续战斗三年,被岳飞军击败,接受招安;建炎四年,吉州、虔州彭友、李满起义,三年后,数万义军在雩都被镇压;绍兴元年,虔州数千农民在陈颙领导下起义,短短两年时间,义军达到十余万人,朝廷派岳飞军前往镇压,义军坚拒招降,力战后均英勇牺牲;绍兴二十二年,虔州驻军兵变,将士“据城纵火”,宋高宗急调大兵镇压,反抗者全部被屠戮或溺死赣江……这些战争,人数都达几万、十几万人之众,无数身躯倒在了血泊中。
内乱不止,外患更甚。宋末元初,元兵长驱直入,将南宋小朝廷打得无处藏身。文天祥率领赣南百姓勤王抗元,与元兵殊死拼战,元兵铁蹄又践踏了无数生命。
不停的战乱,使赣南人口锐减,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七里镇地处城郊,常常成为主要战场,受到的破坏更大。世居七里镇的郭氏,在清光绪四年修的郭氏族谱上记载了这一事件:“宋末时,文山起兵举家勤王。元兵焚其居,四方甫定,复家于镇,就岭为居。”郭氏家族的命运,基本代表七里窑的命运。安定了几百年的窑工后代,不得不再次走上祖先的道路,扶老携幼远走他乡,再次成为客乡中人。
七里窑火兴衰的两头,就这样连着两团惨烈的战火。战火在中原烧过,逼着北方的窑工走进七里镇,点亮窑火,播下文明;战火在南方烧起,又逼着窑工们的后代告别七里镇,终止那数百年的文明。
由此可见,七里窑的历史变迁,既是一部艰难的移民史,也是一部苦难的战乱史。
七里窑火熄灭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料枯竭、创新乏力。曾经,七里镇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白石泥,经过唐宋数百年的烧造,表层易于开采的白石泥日渐枯竭,挖掘地层深处的瓷土,成本又太高。到了元代,窑工们开始使用一般性的瓷土,生产黑釉窑变瓷、褐釉瓷。这种瓷器胎质粗糙,厚重灰黑,与宋时的产品相比,有如天壤之别。从横向比,景德镇青花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达到了高峰,民间青花瓷大量涌入市场,七里窑瓷明显暗淡无光。于是,淘汰成为一种必然,七里镇窑床萎缩,窑火微弱,微风一吹,便灭了。
战乱熄灭也好,创新乏力也罢,都已成为过去。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不愿纠结于此,他们口口相传的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勤劳、智慧的七里镇窑工们在一次烧窑中,偶然烧出一件精美的龙床。当地州府赶紧向上呈报,想献给皇上,没想到船在赣江十八滩触礁,龙床碎了。龙颜大怒,命窑工再次烧制龙床,并派了一位将军到七里镇督工。窑工们想尽种种办法,皆以失败告终。将军知道,窑工们必遭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命他们立即闭火毁窑,潜逃他乡,自己则投塘自尽。这些能工巧匠改名易姓躲到了当时御窑所在地昌南镇(景德镇),在那里重操旧业。后世村民感激将军,将塘命名为“将军塘”。
村民们已非当年的窑工之后,大部分是后来从各地迁来的,他们的族谱上基本找不到与烧瓷有关的记载,但他们代代相传的血脉里,何曾断过那一窑窑熊熊烈火呢?
六
行走在七里古镇,冬阳暖暖地铺在古巷上,当年商贾云集的场面已不复寻,只有巷道上的鹅卵石轻轻一叩,还回响着历史的颤音。
身边走过一群游客,脚步踩在千年古道上,时而轻缓,时而凝重。他们许是也如我一样,来寻一个窑场的魂魄,拢一炉窑火的温暖吧。
镇里的干部告诉我,市、区两级政府正在对七里窑及陶瓷产品进行规划、保护、开发,准备将七里古镇打造成一个以弘扬古窑陶瓷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章贡区还启动了七里古窑陶瓷项目,让千年古镇窑火重燃。
七里镇,在赣州城东约六公里处,现为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村子坐落在贡江边,七条山脚一字排开,斜插江边,分开七条水路,如七条大鲤嬉戏抢水上行。
据说,这是东海龙王七个女儿的化身。很久以前,龙王的七个女儿迷恋此处美景,乐不思归,遭龙王追拿。观音获悉,作法将她们变成七座鲤鱼形小山长驻于此,圆了其心愿。故七里镇古时又称“七鲤镇”。
走进七里镇,十里长堤、窑场古道、千年古榕,构成了一幅厚重的图画。
我顾不得细细欣赏,迫不及待地寻找一个个当年的窑包。这种寻找,丝毫不费力,村民的门前屋后和道旁路侧,到处可见斑斑沙碛的古瓷片,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磨损,釉面依旧清晰可见。它们犹如祖先的名片,记载着七里窑场的兴衰。这让我不敢随便落脚,害怕一落脚便踩痛了千年文明。
道路旁,一栋坍塌了的泥房定住了我的目光。那房屋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断壁残垣,斑驳光影。让我惊诧的是,那残颓的泥砖里,嵌满了古瓷碎片,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青幽的光。
我伸出手,抚摸着这些古远的碎片,内心震动。想这房子的主人,睡在千百年的文明碎片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的梦境,会不会连接到那数百年前的窑场,会不会洞开那久久封闭的窑门,会不会有一窑烈火,彻夜燃烧……
我几乎迈不动脚步。有时候,历史可以很久远,但文明却常常近在身边。就像在这里,不用寻,不用思,一俯首,一凝眸,都可与千百年前的文明对话。
跟随着碎瓷片,我来到一个小山包前。这个山包叫张家岭,是当年的窑场之一。山包上,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很难想象这树木下曾烈烈扬扬地烧过那一炉窑火。窑门早已封闭,杂草覆盖。脚下,到处是裸露着的残瓷碎片,一丛一丛地扎在泥土里。我拾起几块,擦去面上的泥沙,轻轻敲击,瓷片戚嚓作响,当年窑火的温度,隐隐向指尖传来。
听村民说,像这样的窑包,在这个窑场现存有十六个,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至于兴盛时有多少,岁月更迭中毁掉了多少,却没人知道。但仅凭此,它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目前江西规模最大、烧制历史最长的古窑址。
想一想,在七里窑火最盛的年代,数十个窑相继熊熊燃烧,几乎每天都有装窑、封窑、开窑,整个窑场沸沸扬扬,窑火映红了贡江,映红了州府,映红了窑工们的笑脸,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那就让我们顺着这一炉窑火看过去,一直看到那个藏在我们血脉深处的唐代吧。
三
七里镇窑的烧造历史,起于唐末。清乾隆二十一年《赣县志》记载:“唐末常官设瓷窑于七里镇”。可知七里镇在唐末就已有了瓷窑,并驻有税务官差。
当然,那是七里窑的初创时期,主要烧的是青釉瓷,大多数瓷器质量较差,而且制法不一。这一时期的瓷器,来自当地土著窑工的烧造。
谁也没有料到,没过多久,这里烧造的瓷器会来一个惊人的飞跃。
造成这种飞跃的,是战乱。
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繁。先有安史之乱,继有黄巢农民大起义。中原大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战乱和饥荒,让生命变得戚戚惶惶、微不足道。
逃避战乱,是生命的自然选择。赣南山深林密,人口稀少,加上土皇帝卢光稠坐拥赣南,局势相对安定,对于动荡不安的中原来说,简直是“世外桃源”。大批流民扶老携幼,告别黄河,越过淮河,渡过长江,出鄱阳湖逆赣江而上,浩浩荡荡向赣南艰难行进。千里赣江,足音壮阔,成了一条巨大的生命通道,源源不断地接纳着万千流民。
随同流民迁徙的,是发育和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原文明。中原文明开始以被动的形态,自觉地与南方文明交融。其间,北方优秀的烧瓷技术也裹挟在里面,惊惶失措地向南方文明靠近。因此,千里赣江,又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南北文明交融通道。
流亡的窑工们溯贡江而上,突然看到江岸巨榕遮天蔽日,华盖如锦。绿树丛中,鸡犬相闻,窑烟若雾。窑工们惊慌的心霎时安定,一路逃奔,这不就是理想的家园么?他们当即弃船上岸,怯怯地走进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当地百姓敞开胸怀,接纳了这些跌跌撞撞的流民。
接纳包容,成就的永远是自己。七里镇只是掀开了一角衣襟,却迎来了满满一兜的造瓷文明。
南北造瓷文明就这样迅速交汇在一起,窑火一夜之间旺了起来,亮了起来。青釉瓷猛然一转身,变成了流行于北方的乳白釉瓷,在这镇子里亭亭玉立。这个转身,实在是太漂亮了!南方人何曾见过如此胎质细腻、釉汁厚润的白釉瓷,当即引为至爱。这瓷器于是一鸣惊人,迅速受到当地百姓的追捧,走进千家万户。
窑一座一座相继立了起来,窑火熊熊燃烧,各种各样的瓷器源源不断销往四面八方。七里镇的名气越来越响,大批优秀的窑工闻讯,纷纷从各地流入七里镇。于是,这方土地成了窑工们比武的赛场,竞技的战场,他们各显其能,大展身手,让技术和智慧高度汇聚,让造瓷技术迅速提升。
七里窑场从此走向了辉煌。北宋时,窑工们创烧了青白釉瓷,这种瓷釉晶亮,白中闪青,器身刻有团菊、婴戏、缠枝、牡丹、莲瓣等图案,让人爱不释手。到了南宋早期,窑工们的创烧水平达到了巅峰,创烧了仿漆器薄胎赭色釉瓷、褐釉瓷、黑釉瓷、褐黑釉瓷,特别是乳钉柳斗纹罐,造型独特,颇具韵味,是世间难得的精品瓷,也是七里窑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产品。南宋中后期,窑工们又创烧了黑釉窑变兔毫斑碗,如雨后彩霞,五光十色,绚丽夺目。七里窑场,成了名扬天下的宋代四大窑场之一。
七里窑就这样红红火火地一路燃烧,碗、盏、盅、杯、盘、碟、盂、钵、罐、罂、枕、砚、盒、壶、酒瓮、香熏炉、鼎等各种各样的生活器皿,以青、白、褐、赭、黑等各种颜色精彩呈现,展现着美的奇迹。窑工们忙忙碌碌地烧着窑,甚至没有时间抬头去看一看宋代朝廷所承受的屈辱,只任一窑一窑烈火恣意燃烧,烧得灿烂雄壮,烧得色彩斑斓。
四
与沸扬的窑火相对应的,是热闹的街巷,繁忙的码头。
街巷上,到处堆满了瓷器。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云集七里镇,白长袍青长袍挤了满满一街。他们顺手拿起一个个瓷瓶、瓷罐,这里敲敲,那里看看,然后大手一挥,装货上船。精明与豪气,在这窄窄的街巷,自由地吞吐,轻松地相融。
这些街巷,紧连虔城的瓷器街。万千瓷器从七里镇码头上船,沿贡江下行,至虔州建春门上岸,然后运到瓷器街上。瓷器街于是熙熙攘攘,商贾如云。这短短的一段水路,连接着两个兴旺的瓷器市场,成了一条黄金水路。
其时,正逢赣州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第一个是唐开元年间,宰相张九龄率领大军开凿梅岭古道,开辟了大唐连接海外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使虔州一举成为全国四十个大州之一。第二个鼎盛时期便是宋朝,虔州借助南来北往的商业浪潮,成为全国闻名的三十六座名城之一,创造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冬无寒土,万足践履”的惊人繁华。这繁华的一个重要端口,便连着七里镇,连着这条黄金水路。
七里镇瓷器由这两个市场发散出去,跨过千山万水,飘过浩瀚海洋,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这些瓷器或从贡江下赣江,再由鄱阳湖入长江出海,经明州(宁波)、泉州等大港出海;或由瑞金逾汀州(长汀),陆路至彰州、同安到泉州出海;或经大庾岭古驿道,运至广州,远销海外。七里窑瓷,远远超过了七里镇人的脚力,越行越远。
于是,七里镇码头上每天人声鼎沸,往来船只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民工们背着、抱着一撂一撂瓷器,在踏板上不停穿梭。装满一船,船工大声吆喝:“开船喽——”,声韵与窑场里传来的“开窑喽——”遥相呼应,构成一种难得的文明生态。
让人惊叹的是,这种文明生态,一直保持了数百年,成为七里镇一个长长的韵脚,至今仍余音袅袅。
五
令人遗憾的是,七里窑瓷走到元代,就走得步履踉跄了。那曾经燃烧过五百年时光,照亮过赣江的千里白帆、古道的经年卵石、黝黑的纤夫脊背的窑火,越烧越弱,越烧越弱,终于在明代初期的一个夜晚,突然间熄灭了。
那一刻,七里镇万籁俱寂。这一沉寂就是六百多年,人们几乎差点忘记,这里燃烧过唐风宋韵,释放过五百年瓷光。
一个兴盛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大窑场,烧造了那么精美的瓷器,创造了那么璀璨的文明,为什么到了元代会逐渐衰落,直至彻底停火弃窑呢?
说起来很遗憾,又是缘于战乱。
南宋之后的赣州,战乱连连,不断有农民揭竿而起。建炎四年,宁都人李敦仁率数万人马起义,一路攻破虔化、石城、靖安等县,持续战斗三年,被岳飞军击败,接受招安;建炎四年,吉州、虔州彭友、李满起义,三年后,数万义军在雩都被镇压;绍兴元年,虔州数千农民在陈颙领导下起义,短短两年时间,义军达到十余万人,朝廷派岳飞军前往镇压,义军坚拒招降,力战后均英勇牺牲;绍兴二十二年,虔州驻军兵变,将士“据城纵火”,宋高宗急调大兵镇压,反抗者全部被屠戮或溺死赣江……这些战争,人数都达几万、十几万人之众,无数身躯倒在了血泊中。
内乱不止,外患更甚。宋末元初,元兵长驱直入,将南宋小朝廷打得无处藏身。文天祥率领赣南百姓勤王抗元,与元兵殊死拼战,元兵铁蹄又践踏了无数生命。
不停的战乱,使赣南人口锐减,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七里镇地处城郊,常常成为主要战场,受到的破坏更大。世居七里镇的郭氏,在清光绪四年修的郭氏族谱上记载了这一事件:“宋末时,文山起兵举家勤王。元兵焚其居,四方甫定,复家于镇,就岭为居。”郭氏家族的命运,基本代表七里窑的命运。安定了几百年的窑工后代,不得不再次走上祖先的道路,扶老携幼远走他乡,再次成为客乡中人。
七里窑火兴衰的两头,就这样连着两团惨烈的战火。战火在中原烧过,逼着北方的窑工走进七里镇,点亮窑火,播下文明;战火在南方烧起,又逼着窑工们的后代告别七里镇,终止那数百年的文明。
由此可见,七里窑的历史变迁,既是一部艰难的移民史,也是一部苦难的战乱史。
七里窑火熄灭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料枯竭、创新乏力。曾经,七里镇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白石泥,经过唐宋数百年的烧造,表层易于开采的白石泥日渐枯竭,挖掘地层深处的瓷土,成本又太高。到了元代,窑工们开始使用一般性的瓷土,生产黑釉窑变瓷、褐釉瓷。这种瓷器胎质粗糙,厚重灰黑,与宋时的产品相比,有如天壤之别。从横向比,景德镇青花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达到了高峰,民间青花瓷大量涌入市场,七里窑瓷明显暗淡无光。于是,淘汰成为一种必然,七里镇窑床萎缩,窑火微弱,微风一吹,便灭了。
战乱熄灭也好,创新乏力也罢,都已成为过去。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不愿纠结于此,他们口口相传的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勤劳、智慧的七里镇窑工们在一次烧窑中,偶然烧出一件精美的龙床。当地州府赶紧向上呈报,想献给皇上,没想到船在赣江十八滩触礁,龙床碎了。龙颜大怒,命窑工再次烧制龙床,并派了一位将军到七里镇督工。窑工们想尽种种办法,皆以失败告终。将军知道,窑工们必遭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命他们立即闭火毁窑,潜逃他乡,自己则投塘自尽。这些能工巧匠改名易姓躲到了当时御窑所在地昌南镇(景德镇),在那里重操旧业。后世村民感激将军,将塘命名为“将军塘”。
村民们已非当年的窑工之后,大部分是后来从各地迁来的,他们的族谱上基本找不到与烧瓷有关的记载,但他们代代相传的血脉里,何曾断过那一窑窑熊熊烈火呢?
六
行走在七里古镇,冬阳暖暖地铺在古巷上,当年商贾云集的场面已不复寻,只有巷道上的鹅卵石轻轻一叩,还回响着历史的颤音。
身边走过一群游客,脚步踩在千年古道上,时而轻缓,时而凝重。他们许是也如我一样,来寻一个窑场的魂魄,拢一炉窑火的温暖吧。
镇里的干部告诉我,市、区两级政府正在对七里窑及陶瓷产品进行规划、保护、开发,准备将七里古镇打造成一个以弘扬古窑陶瓷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章贡区还启动了七里古窑陶瓷项目,让千年古镇窑火重燃。